2020年12月01日下午,会计学院举行了第126次学术论坛,由会计学院王晓亮老师向学院师生汇报工作论文:董事会非正式层级会抑制真实盈余管理吗?
近年来,由于监管部门、投资者和债权人等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监督力度不断加强,使得许多企业开始转向隐蔽性更强的真实盈余管理,在已有真实盈余管理动因研究中,鲜有学者从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及其异质性视角分析,因此,王老师从董事会微观视角出发,关注董事会成员的沟通与互动过程,基于董事会非正式层级视角构造分析框架分析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首先,王老师就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进行研究,研究认为:董事会非正式层级的增加能够在董事会内部形成有序的等级排序,使得公司决策高效的达成一致,提高董事会监督作用,抑制真实盈余管理;董事会非正式层级越高,越可能通过选择“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降低真实盈余管理。其次,在进一步分析中,王老师将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分为社会兼职数量差异的非正式层级与社会资本数量差异的非正式层级,分析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异质性对真实盈余管理影响的差异,研究认为:社会兼职数量差异的非正式层级能够抑制真实盈余管理,社会资本数量差异的非正式层级并不显著。再次,文章就董事会正式层级、非正式层级、董事会性别断裂带进行对比,分析对真实盈余管理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明显要高于正式层级,能够抑制性别断裂带所引致的真实盈余管理。最后,王老师分析了正式层级、股权集中度、CEO层级等公司治理环境下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正式层级越高、股权集中度越低、CEO层级越低,董事会非正式层级越能够抑制真实盈余管理。文章是促进董事会研究向动态过程深入的有益探索,拓展了董事会研究由静态结构向动态结构深入的相关理论,为评估董事会资源整合能力与沟通效果提供了理论支持,有助于企业深化对董事会非正式层级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理解,加强对董事会权力分布的有效管理。
在王老师汇报结束后,学院师生进行了热烈讨论与交流,就文章结构安排、研究假设中理论分析的阐述、董事会非正式层级的度量、中介变量的选取以及中介效应检验的结果等方面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和建议。(会计学院郭飞供稿)